中心简介

中心简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中心简介

首页中心简介

中心简介

【慢病诊断与康复医工交叉研究中心】是2022年6月由工程与设计学院与湖南省人民医院(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)联合成立(校行发科研字[2022]6号)。中心应对当前我国慢病高发、高度老龄化社会对慢病早期诊断和康复的国家重大需求,聚焦糖尿病、高血压两种慢病及其后遗症的早期诊断,以及慢病严重后遗症(行走障碍、吞咽障碍)的康复辅助技术展开创新性研究,通过工学与医学专家的通力合作,实现医学诊断、康复评估与辅助治疗方法、技术及仪器的创新。

医工团队成员:

医学研究团队由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湖南省人民医院)临床医学院院长洪秀琴研究员、内分泌科主任张弛主任医师、康复治疗科陈爱连主任治疗师、康复科主任吴亚岑副主任医师领衔组建,核心成员还包括科室成员朱艳、张彩丽副主任医师,胡婷婷主管护师等;工学研究团队由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院长林海军教授、潇湘学者杨宇祥教授、电子工程系秘书张甫副教授领衔组建,核心成员还包括石红博士、张璐平、唐强实验师等。

17C263


研究架构

21BDA



研究方向聚焦高血压、糖尿病两种典型的代谢性慢病,及其典型后遗症(行走障碍、吞咽障碍)

3C44E


研究手段

从分子生物学、医学影像学、生化分析、临床生理特征等多个角度,研究糖尿病、高血压的形成机理,重点研究大血管、微血管病变的演进机理,以及其临床生理特征、医学影像学特征、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,从而从全新的角度揭示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病的演进机理。该部分的研究对慢病及其后遗症(行走障碍、吞咽障碍)的早期诊断、康复治疗及康复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。

(1)慢病诊断以生物电阻抗谱(BIS)、心阻抗图(ICG)技术、电阻抗分析(BIA)作为研究切入点,分别实现大血管病变、微血管病变早期信息的探测,构建相应的大血管病变、微血管病变检测仪器和数据分析方法,进而研发可穿戴式监测设备,实现对血压、脉搏波速度(PWV)、心搏血量、人体成分等参数的连续监测;探索慢病早期病变的表征参数及其随病程发展的变化规律,并融合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,建立慢病早期预测模型,实现慢病的早期诊断。(2)行走障碍:以原创的新型电容矩阵式传感器为基础,研究适合于糖尿病足早期诊断的足底压力分析系统,研制个性化智能鞋垫,获取糖尿病患者(糖足)的步态压力数据,实现糖尿病人行走障碍病的早期预测与康复训练评估。(3)吞咽障碍:研究针对颈部吞咽器官的电阻抗成像(EIT)检测系统,提取可反映吞咽过程空间电导率分布特征的动态EIT图像信息,利用先进的深度学习智能算法建立EIT空间分布参数与吞咽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模型,用于辅助医生实现精准的吞咽障碍连续监测与危险等级评估,突破目前吞咽障碍早期诊断存在的瓶颈问题,建立吞咽障碍无创筛查方法,研发误吸连续监测系统。

42725